机会永远隐藏在趋势中,就如30年前开实体店、15年前做电商一样,只有抓住红利,才能用更低的成本获取更高的回报率。
但如今电商和实体都很难生存,因为电商的流量红利消失了,实体店也面临淘汰。
那么在这种竞争格局下,想要生存和发展,就要认清市场的变革规律,找到下个10年的趋势,提前布局抢占先机。
对于零售市场来说,从改革开放到今天,发生了6次大的变革,在每一次变革中都会带来新的机会。

1、地推到个体
在80年代初,最早的零售形态就是地摊经济,就是只要在人流密集的街道上,摆个摊就可以卖货赚钱。
但随着市场的规范化,大部分商人开始从摆地摊转向个体户,去从事批发零售的经营活动。当时不论任何商品都有通过批发零售,实现产品的下沉,那么这就是一个暴富的趋势。
2、KA卖场、专卖店、连锁店
到了90年代,有一个新的机会来临,因为随着物资的丰富,开始出现KA卖场这种大型超市。同时随着人们的收入提高,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也提高了,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各种形式的专卖店。
其次随着物资的丰富,能够抢占渠道就可以抓住客流量和暴富机会,所以除了商超和专门店以外,通过连锁经营的模式,是最容易快速发展的,当时国美电器苏宁等众多连锁企业都是成功的例子。
3、电子商务时代到来
2000年后电子商务的兴起,颠覆了一起的商务形态,京东、阿里等迅速崛起,因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,电商是人们必备的效应渠道。
这个时期紧跟趋势做电商的人群,也搭上了发展的快车,这跟人的能力无关,跟趋势有关。

4、短视频和直播电商时代
虽说传统的平台电商红利已经消失,但电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,那就是短视频直播带货。短视频直播带货的兴起,有3个主要的原因。
第一:生活场景和交易场景变化
移动互联网下半场,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,人们有了智能手机以后,可以通过这种社交媒体平台消费内容,获取信息。
那么消费者大量的时间都在社交媒体,所以商家想要获取流量和粉丝,就是在社交媒体平台输出内容连接粉丝,通过内容激活粉丝消费。

第二:购买决策改变
短视频和直播电商的崛起跟人们的购买决策有关,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,消费者是因为产品的功能和品质而下单,但如今消费者更注重标签化消费。
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,会因为自己喜欢的个人IP和品牌IP而消费,因为IP可以通过情感和价值观,与消费者产生共鸣。
就如同格力董明珠直播一样,消费者会因为董明珠的个人烙印而去消费格力的产品,这就是IP的力量。
第三:消费方式方式变化
网络营销中有一个关键词叫做“种草”,就是消费者已经从有目的消费,变成了即兴消费,会因为看内容或直播,被种草,产生消费动机。

5、新零售时代
新零售的概念是马云提出来的,就是通过电商与多个场景融合,打造立体的营销场景,通过数据赋能传统企业,通过电商提升销量。
就以盒马生鲜为例,通过电商与多个场景融合以后,就形成了立体的销售场合和获客渠道。
因为消费者可以到下线购物、也可以到APP下单,通过同城送货到家,可以到店里品尝成品,也可以购买自己烹饪,同时也可以通过社群场景去消费。
其次是电商与大数据融合,通过上述的多个场景可以获取大数据,可以实现经营的数字化和数据化,可以根据大数据去做营销和订单式采购,降低库存风险和营销成本。
前端布局抢占下线和线上入口,拥有大量用户群体,后端可以整合生产基地,做品控,提升品质和利润。

6、社交新零售时代到来
新零售是电商与多个场景融合形成的一种新的商业形态,但未来想要实现业绩的倍增,还要与社交场景融合。就是通过社交电商+新零售的模式,构建更多的销售场景和流量入口。
第一打造社交分享机制,实现传播裂变
在互联网下半场,最快的传播裂变方式,是借助用户为入口去推广,因为可以借助消费者的社交场景分享传播。
比如消费者购物以后,就可以获得社交立减劵,这样用户就会分享给好友一起领劵,这样就会通过A用户裂变B用户。
同时也可以设置拼团活动,让用户开团分销,同样可以达到社交裂变的效果,就是除了线下和线上以外,要借助社交场景裂变。

第二打造社交销售场景,实现业绩增长
在社交新零售模式中,社交场景是最大销售空间,因为可以通过社交场景与消费者实时连接,通过社群、个人号、私域直播的方式去推广营销活动,激活消费者购物。
第三打造社交分销场景,实现业绩倍增
对于传统的实体商家来说,销售人员只有自己的员工,但在社交新零售模式中,每个用户都可以成为消费者。
就如同我们描述的社交销售场景一样,不但商家可以通过社交场景销售,而且每个用户都有社交场景都可以去卖货。
比如我们是做连锁企业的,可以打造一个线上的连锁系统,每个用户都可以申请成为线上的虚拟店主,通过社交空间帮助我们推广卖货,这样我们可以提升流量和业绩,用户也可以获取分润。
就是把销售环节中的利润与消费者共享,把消费者变成消费商,那么这样我们就可以拥有更多的销售空间和实现,因为用户的碎片时间就是我们的销售时间,用户的社交空间就是我们的销售空间。
